人在北美,有些文是某坛子里玩时po的,以后慢慢一篇篇搬过来。。。

我在自己的每周眼妆贴里说到隐形眼线,为了省得爬楼,这里另开一贴,专门讲讲我对于关于眼线的心得。要声明一下我绝对不是高手专家,画眼线也是自己这些年化妆摸索出来的,我也经历了刚开始学眼妆的mm所经历的很多困惑和错误,一并写出来给新手们对照参考。更希望抛砖引玉,有高手来指正和补充。

1. 几种眼线的区别:

首先解释一下我要用到的名词,以免越说越乱。这些词不是统一的,但是我提到这些词的时候指的就是下面的意思。

上眼皮画的眼线叫上眼线,下眼皮画的叫下眼线。

上眼线有三种: 1. 填补在睫毛根本之间的,叫做隐形眼线 2. 叠加在睫毛根部上面(外面)的,叫做外眼线 3, 涂在睫毛根部以内那条白白的粘膜上的,叫内眼线

下眼线我没啥研究,很少涂粘膜(下内眼线?),除非是烟熏妆。我一般是在眼尾的地方,沿着睫毛根部画一条,上面再盖一层眼影。

2. 眼线产品列举:

眼线胶:名为胶,实为膏状,配合扁细的刷子来用。画出来的眼线色彩较饱满。市面上有很多选择,BB, mac, stila, clinique, benefit, smashbox, loreal,等等。选择的时候无非是看膏体的软硬程度。膏体软的,容易一下手就一陀,想画细细的眼线就比较难控制,但是想画粗粗的眼线为烟熏妆打底,就是个很好的选择。膏体硬的,很容易画出细细的眼线,但是太硬了又不好上色。眼线膏很容易干掉过期,所以不要屯太多。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眼线液:眼线液的特点就是眼线颜色特别饱满,比眼线胶还浓,缺点是不能晕开,相对来说比较突兀,卸妆也不好卸,没有特别的原因,我不会选用眼线液。眼线液好不好用主要就看刷头能不能控制液体流量了。我觉得日式的刷头设计都比较容易上手,比如kate, mj。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眼线粉:顾名思义就是粉状的,可以是松粉,最有名的算娇兰的眼线粉,也可以是压缩粉,比如我买的nyc四色眼线盘,眼线粉也是要配合扁细的刷子来用。我觉得眼线粉比一般眼影粉湿,重。所以沾到刷子上不会乱飞,画的时候也不会掉到眼睛里。如果你想用深色的眼影或者眼影粉来代替眼线粉,一定要湿用,这样不会飞粉,发色度和持久度也会更好些。眼线粉的效果和粉质眼线笔类似。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眼线笔:不管是自动的还是手削的,眼线笔画出来的质地分两款,一是油膏状的,另一个是粉状的。这两种用处不同。如果分不清这两种质地,最好在手背试试,也可以按名字来猜个八九不离十,一般写着kohl的,就是粉状的,防水的一般是油膏质地的。

 

推荐产品

眼线胶:日常妆最喜欢bobbi brown的眼线胶,软硬度比较容易画出顺滑细致的线, smashbox的我也很喜欢,但是有人说这个很容易晕,我用虽然一点不晕,但是就不推荐了。烟熏妆我喜欢mac的眼线胶,比较湿,特别是blacktrack, 很饱满的浓黑色,画下眼线的waterline也特别好看,不掉妆,建议喜欢烟熏的mm必备。

与眼线胶配合的刷子,我个人推荐mac 231(扁平刷头,稍带弧度), 有人说mac 209(细毛笔尖形)也很好用,看看自己哪个用着顺手吧。

眼线液我用过一些北美这里开架的,柜台的,都没觉得很好上手,后来试了支mj,觉得很好控制,这是我唯一会再买的眼线液。我是眼线液的菜鸟,需要用眼线液的地方,我都用眼线胶替代了。

眼线粉我就用以前推过的nyc四色矿物眼线盘,好像说出来没啥意义,因为这个现在买不到了

眼线笔,粉质的推荐prestige的不防水型,色号charcoal(只推荐这一个颜色,因为开架牌子品质不一,其他颜色我觉得质地较硬,不上色。charcoal刚好是灰黑色,适合日常的隐形眼线). 油膏质地的推荐revlon的colorstay,画内眼线很方便。revlon这个笔里的最黑色,其实还是没有mac的blacktrack饱满,如果你喜欢kick-ass black liner, 还是更推荐mac的那个黑色眼线膏。彩色的推荐make up forever的aqua liner, 五彩的下眼线就靠它了。

3. 几种上眼线用什么产品来画呢?

上眼线:

如果想要精细利落的外眼线,可以选择用眼线胶(配套的刷子我推荐mac 231),或者是眼线液。个人觉得眼线胶更好控制,这个看每个人的习惯。有人画上眼线时喜欢在眼尾填个小三角,就这一步来说也是眼线胶比较好掌握。我总觉得用眼线液容易填出死板的色块来,没有颜色的过渡,当然这和我的水平和习惯有关。如果是画烟熏妆,需要粗粗的眼线打底,我会用眼线胶+ 遮瑕刷来刷一条粗粗的‘眼线’。

如果喜欢比较自然的眼线,眼线笔和眼线粉就是不错的选择了。这种轮廓有点模糊的眼线,加上淡淡的珠光眼影,有种轻描淡写的美。

内眼线:

我喜欢用笔,比如revlon的colorstay, 只要是防水型的油膏状笔都可以试试。眼线膏也可以的,比如mua上很多人都喜欢用mac的blacktrack fluidline画内眼线

隐形眼线:

如果有合适的笔,隐形眼线是挺容易的,其实用刷子也很顺手哈。合适的笔不太好选,一是不能油膏质地的(会黏住睫毛, 导致笔走不顺,画出来的眼线不匀),二是太软太硬都不好,太硬了扎眼皮扎疼了还画不出来,会伤睫毛,太软了不好控制,容易画花画超出范围。。。我以前总是推荐prestige的一支charcoal(非防水型的), 就是觉得那个又便宜又好用,兰蔻的铅笔也行,mac的铅笔有点过软了,我后来找到个开架的日本牌子也蛮好用的,但是总归是买的时候心里没底,不如用刷子蘸粉来画省事。

(注:以下加了紫色的,是初学容易犯的错误,标出来提醒一下。)

4. 关于上妆顺序:

有一点需要提出来,其实很多人也知道了,就是如果想要比较利落的外眼线,就要先上眼影最后画外眼线,不然眼影一压在眼线上,再深的眼线也不明显了。先上眼线后上眼影的话,如果眼影上得不匀,盖住了一段眼线而露出另一段,有时还觉得外眼线缺了一段似的。这个是化妆中很通常的毛病。

如果不喜欢明显的外眼线,那就先上眼线后上眼影。不要以为只有深色眼影能盖住眼线,你会很惊讶地发现即使是很淡的打底色,刷在眼线上也会把眼线盖得七七八八。出于这个原因,上烟熏妆的时候,即使一开始用的是很浓黑的眼线,用眼影盖上以后,你会发现眼线已经近似于看不见了,所以一般画烟熏的时候,如果想强调黑黑的睫毛跟部,最后需要再叠加一条外眼线。

隐形眼线和内眼线就无所谓顺序了,因为眼影不画到睫毛中间和里面,所以不会说先画隐形眼线就看不见眼线。我轻易不画内眼线的,如果画,就留在最后画,个人习惯吧。

下眼皮一般先画眼线,再用眼影晕开。因为不想让下眼线太突出,让眼睛有被框住的感觉。

眼部卸妆:

内眼线是不好卸,闭着眼睛,那些卸妆品都进不去,所以日常不要画内眼线。但是无论如何,卸妆时不要拉扯眼皮哦。

我的卸妆手法:先用棉片,倒足量的眼部卸妆水上去,轻按在闭着的眼睛上,每边5~10秒,大概卸妆水把妆溶得差不多了,再用干净的棉片轻轻擦掉,随即用有卸妆能力的泡沫洁面乳洗脸,包括闭着的双眼。

冲洗完后,眼妆应该大部分卸干净了,也许会残余一点点黑黑的眼线。这时用棉花棒吸取可以擦在眼部的精华油(这一步比较奢侈,被人砸过。。不过我想不出更好的方法,便宜的油推荐burt's bee的repair serum),在眼周走一圈,把剩余的一点点黑色带走,眼睛就完全干净,湿润饱满了。这样做也可以防止卸妆不完全带来的色素沉积。用棉花棒的时候,可以多取点精华油,这样擦眼睛的时候不会觉得摩擦。

5. 我的上妆手法和小细节

隐形眼线:

每天画眼妆不能拉掉的第一步就是上隐形眼线,这是由于我睫毛很淡,能看到睫毛间清晰的空隙,阳光一照,颇有点白化症的味道

如果你的睫毛浓而且黑,恭喜你,可以跳过这一步。

画隐形眼线我用的是眼线笔,或者还是231眼线刷蘸取眼线粉。不管用什么,手法都是从中间开始,每次集中填一小段,来回几次把这一小段填满,然后移到下一段。注意眼头要渐细,因为那里的睫毛很淡,如果画了条粗眼线,会很突兀。到了眼尾,不要一味沿着眼睫毛的长势,因为那样可能会画出眼尾下垂的眼线。按照我自己的眼睛,我一般在后1/3处就开始偏离睫毛根部往外上方画,这样到了眼尾,一般眼线距离眼尾睫毛已经会有3mm左右距离(参照下图)。

还有就是我有一只眼睛前半段眼皮多折了一次,这一折不打紧,睫毛根部这一圈轮廓不是平滑的弧度了(前半段被压低了些)。所以如果单纯沿着睫毛根部勾勒眼线,画完了会发现,咦,怎么眼睛前面被砍了一下(低了一块),没有眼线时不觉得,画了眼线就觉得很突兀。所以在这个地方,我会稍微‘修改’一下,在眼线上方填一填,把弧线修得圆滑一些。我要说的是,画完眼线后审视一下自己睁眼的样子,要保证眼线是条圆滑的曲线,那里缺了多了,要稍作修改,不然很容易觉得怪怪的

外眼线:

外眼线也是从中间起笔,一小段一小段地往一个方向画,不要来回填。走到眼头的时候,以刷头剩余的产品刷眼头,刚好能画出眼头渐细渐淡的效果。到眼尾1/3的时候注意上扬,如果喜欢拉长眼线,注意不要向下方斜拉,那样会画出下垂的眼线,让人觉得眼尾下垂。正确的是把头稍抬起,眼睛向下看(这样上眼皮展开),然后手向水平方向拉长眼线。再睁眼时,就会看到眼线是稍稍上扬的了。

画了一遍的眼线也许不平滑整齐,没有关系,再画一遍。这次已经有了一条线做基础,可以快速地叠加在上面画一条。速度快,步子大,意味着平滑。越是慢,画出来的越抖。想制造圆眼大眼的效果,可以在这时加粗在眼球上方的眼线,喜欢比较妩媚的感觉,可以在眼尾拉长。噢,不过烟熏妆的眼线不要拉长,而是要在眼尾往上方加粗,造成眼睛大一圈的错觉。这些修饰,都可以慢慢地体会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ngerineto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